北汽集团下属十一个子公司分别为:北汽股份、北汽福田、北京奔驰、北京鹏龙贸易、北汽资产、北京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服务、北京兴东方实业、北汽恒盛置业、北汽鹏龙股份、北汽排球俱乐部。
其中北汽股份含6个子公司:北汽研究院、北京现代、北汽制造、北汽投资、北汽新能源、被其动力总成。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1994年06月30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制造汽车(含轻型越野汽车、轻、微型客货汽车、多功能车、专用车、轿车)、农用机械、农用运输车、摩托车、内燃机及汽车配件等。是北京
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人才中心。
北汽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先后自主研制、生产了北京牌BJ210、BJ212等系列越野车,北京牌勇士系列军用越野车,北京牌BJ130、BJ122系列轻型载货汽车,以及欧曼重卡、欧V大客车等著名品牌产品,合资生产了"北京Jeep"切诺基、现代品牌、奔驰品牌产品。
2009年,北汽集团产销汽车12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66亿元,跨入"百万千亿"级的汽车集团之列,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贾天钰
图|来源网络
在宣布了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纯电动车销量冠军的战果后,北汽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路径。
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
“一个目标”是指“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指:一是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二是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未来将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超过50%。三是打造AI工厂,实现C2M个性化生产。
“四大体系”则是从动力电池、智能互联、客户服务、能源生态等方面入手构建四大体系:一是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二是基于5G/6G构建采集、通信、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三是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的无缝隙全新营销网络体系;四是建成车与车、车与能源网互通互联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
简言之,电动化、智能化未来将是推动北汽新能源产品向上和品牌向上的核心驱动力。但就眼下的行业形势而言,开放与共享才是北汽执行的最高战略。
比亚迪、长城纳入朋友圈
比如在最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北汽就已将国内外的几大动力电池巨头纳入自己的朋友圈。
据马仿列透露,目前北汽与比亚迪的电池合作正在探讨和评估中,双方的合作除电池领域外,还涉及运营、技术等方面。“我们和长城也在合作。”马仿列说。而在比亚迪与长城之前,北汽已与韩国SK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厂为ARCFOX提供配套,并与宁德时代进行深度绑定。
去年9月,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携手推出全球首款高镍三元CTP电池包,首款搭载CTP电池包的量产车型正是北汽新能源EU5,双方还共同成立“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随后,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1月11日宣布,比亚迪新一代磷酸铁锂CTP“刀片电池”将于今年3月在重庆量产,并会搭载在将于6月上市的全新车型汉EV上。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与业内分析来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CTP电池包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而生。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将在低端纯电动车市场更有优势,而宁德时代CTP电池包则意在继续主导中高端市场。将二者均收至自己的阵营,北汽新能源对于占领本土市场乃至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与野心可见一斑。
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
就在本月初,北汽集团发布“大北京”品牌战略,宣布未来将以越野车品牌“北京”和新能源品牌“BEIJING”作为集团的两大核心品牌在国内和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大北京”将作为集团的统一名片走向世界,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50万辆销量规模,2030年销量达成100万辆,成为“世界级绿色智慧出行品牌”。无论是从销量结构、市场趋势还是战略重点来看,在长期内,新能源产品都将充当北汽的主力角色。
2019年北汽越野车销量为3.6万辆,同比增长约2%;北汽新能源销量达15万辆,尽管同比下滑4.69%,但在去年的新能源市场,销量下滑几乎是常态。例如比亚迪就因新能源销量的大跌,令特斯拉超越其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
而受补贴退坡影响,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这也是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而言,马仿列多次表示,欢迎特斯拉们与传统势力共同将新能源市场做大。同时他认为,在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这个共同目标上,国内车企同行的合作共赢将是大趋势。比如去年12月,上汽已与广汽达成深度合作,将在新能源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合作。
另外,在出行、技术、制造等其他方面,北汽同样在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西门子等全球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并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产业链巨头紧密联手,不断充盈自己的生态圈。下一个十年,电动化与智能化将是北汽新能源制胜的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Juice
2020年,国内前几年纯电冠军北汽新能源迎来最艰难时刻。
北汽新能源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7月共售出2009辆新车,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25万辆,同比下滑84%,下滑幅度非常大。放到全年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7月的总销量为1.67万辆。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北汽新能源共售出了2.2万辆EU系列车型,也就是说北汽新能源今年全年的销量还不如去年最佳时候的1个月,与去年前7个月的7.77万辆相比下滑幅度也达到了78.49%。
北汽新能源7月份产销快报
今年前7个月,国内共计售出了39.8万辆新能源车,同比下降了36.1%。而北汽新能源的下滑幅度还超出了行业42%。
通过这两组数据的对比就能发现,北汽新能源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难受的时刻,毕竟在2019年,北汽新能源还凭借着15.06万的总销量拿下了年度纯电动车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
那么北汽新能源在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销量出现如此大的滑坡?这个昔日的纯电销冠,又做出了哪些措施来予以应对呢?
一、北新丢掉纯电第一?今年销量下滑78%
如果只看过去几年的销量,北汽新能源无疑是国内纯电市场王者。
官方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从2015年的2万辆增长到了2019年的15万辆,销量翻了七倍不止,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市场的第一名。
北汽新能源近5年销量变化趋势(单位:万辆)
但在今年开始之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却经历了大幅的下滑,1月~7月的总销量为1.67万辆,还不及去年12月单月的销量,去年12月仅EU系列就售出了2万多台,与去年前7个月相比也下滑了78.49%。而这一下滑幅度远超过国内新能源车市大盘,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新能源车总销量为39.8万辆新能源车,同比下降了36.1%。
具体到车型上来看,北汽新能源EU系列曾是去年国内的纯电销量王者,而今年7月份,该系列已经从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中消失了,从全年上来看,北汽新能源EU系列可以在榜单中排到第六名,落后于特斯拉Model?3、比亚迪全新秦EV、广汽新能源Aion?S、宝骏E100和蔚来ES6。
并且北汽新能源EU系列和身后的多个车型的销量差别并不大,随时面临着被超越的危险。
乘联会年度销量榜前十车型
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下滑跟上半年的疫情相关,但是疫情对于其他车企也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的下滑幅度却是最大的一个。
常年与北汽新能源竞争国内新能源车市一哥的比亚迪也在今年出现了销量下滑,比亚迪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7个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总销量为7.58万辆,去年同期为16.2万辆,同比下降了53.29%。长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下滑了53.53%,由去年同期的2.97万辆下滑到了1.32万辆。
国内部分新能源车企销量变化情况
这么一对比,北汽新能源上半年的销量下滑就非常明显了,那么北汽新能源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二、B端市场红利下滑?神车也卖不动了
北汽新能源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品线的问题,也有战略的问题,这个结果也预示了北汽新能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进行变革。
1、B端红利消失
多位行业内人士都认为,B端市场的下滑也是北汽新能源销量下滑的主因。
公开信息显示,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主要由B端市场消化,网约车、公务车、出租车对北汽新能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而私人购买的部分并不算多。
北汽EU5
这样的打法让北汽新能源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让北汽新能源从2015年的2万辆销量逐步增长到了2019年的15.06万辆,短短5年间,销量翻了七倍不止。
但这种打法的的缺点却在今年开始慢慢浮现了,由于疫情的影响,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网约车、出租车相关企业的运营率只有40%~50%,行业的热度不高导致这些企业的购车需求大幅降低。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达的类似的观点,在接受车东西采访的时候,崔东树说:“今年疫情的影响导致网约出租这方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而北汽新能源过去几年在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大,所以影响更大。”
不过,目前北汽新能源官方还没有对这一说法作出说明,B端销量占总销量的多少比列也未公布,这一说法的准确性还不得而知。
2、车型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北汽新能源目前的产品线其实还比较丰富,在小型车方面有EC系列,在轿车上有EU系列,在SUV方面有EX系列,但尽管产品线丰富,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却一直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的状态。
2018年,北汽新能源主要依靠EC系列,全年售出了9.06万辆,占北汽新能源总销量15.8万辆的57%。到了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主力车型切换到了EU系列,并且销量依赖度更加提升了,EU系列在2019年也售出了11.1万辆,去年全年销量15.06万辆,占比为的74%。
北汽新能源EU5
北汽新能源的这种打法也保证了单款车的销量数据,但过于依赖一款产品也使得北汽降低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弊端在今年非常明显,在EU系列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的总销量也开始快速下滑。
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的,在产品非常有竞争力的情况下,这样的打法也能让车企集中精力开拓更多的市场,目前特斯拉就是以Model?3的在全球多个国家打开了市场,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
3、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
目前,国内的新造车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更加激烈了。
北汽新能源目前主要发力的市场是10万~20万的紧凑型轿车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北汽新能源的主力车型EU5,这款车在2018年就已经推出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市场的竞争车型并不算多,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广汽Aion?S、吉利几何A、比亚迪全新秦EV等车型纷纷上市,加剧了这一市场的竞争。
同时,北汽新能源在自动驾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让北汽新能源在与其他车企竞争中略微有点吃亏。
部分国内在售的新能源车对比表
在10万~20万的市场上,目前还有多个紧凑型SUV出现,比如小鹏G3和威马EX5,而目前国内的SUV销量正处在增长期,凭借着车型优势,这些车型也进一步压缩了EU5的市场。
4、高层变动,新政还有待施行
此外,北汽新能源频繁的人事变动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的一把手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就发生了三次换帅的事。
2019年2月,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公司董事、经理郑刚由于身体原因主动提出离职申请。此后,郑刚的职位由马仿列继任。
而马仿列上任一年半后,今年6月9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经理马仿列因身体及年龄等个人原因辞去在公司内的所有职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按照最初的公示,马仿列的任期应该到2021年11月7日,此次提前离职,也可能与北汽新能源目前的惨淡销量有关。
上个月,北汽蓝谷又发布公告称,原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接替马仿列出任北汽蓝谷董事、经理,以及北汽新能源总经理等职务。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图源网络)
刘宇曾在北京现代、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企业的销售部门工作过,对北汽的了解更深入,且有多年的销售经验。刘宇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快速提升北汽新能源的销量。
目前北汽集团也发生了人事变动,徐和谊在7月底结束了在北汽集团18年的任职,北京金隅集团原董事长姜德义接任北汽一把手的职位,随着新的***到任,北汽新能源也可能会迎来一波新的人事变动。而频繁的人事变动,容易让北汽新能源的发展策略发生改变,影响企业发展。
不过即使北汽新能源目前已经面临很多困难了,但北汽新能源也没有打算就此放弃,正在寻找各种方法重振销量。
三、豪掷10亿消费券促销?积极推出高端车型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都发布了消费券来刺激消费,北汽新能源也想到了这个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销量。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北京市自8月1日起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对于北京这样的汽车限购城市来说,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已经是一个非常宽松的优惠政策了。
为了能够在这两万个指标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北汽新能源也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8月8日,北汽宣布向北京地区消费者发放10亿元新能源消费券,几乎覆盖北汽旗下全部新能源车型。
北汽新能源发放消费券的海报
这一做法也显示了北汽新能源抢占市场的决心。
但发放大额消费券只能刺激一时的销量,长期的销量还需要在产品层面下功夫。在产品上,北汽新能源在今年年初发布了“2029计划”。
根据该计划,北汽新能源将在未来十年内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同时推出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多款全新产品。
为了提升自己的产品实力,北汽新能源也加大了研发方面的投入,公开报道显示,去年一整年,北汽新能源用于研发的总金额为15.45亿元,占总营收的6.55%。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北汽新能源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为1.32亿元,占营收的7.9%。
在8月3日发布的募投计划中,北汽蓝谷也表示计划投入26.28亿元用于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开发。
Arcfox?ECF概念车
今年4月22日,北汽新能源宣布旗下全新纯电动中型SUV“α-T”开启预售,不出意外的话,这款车将会在年内上市和交付,这款车将会是北汽新能源在高端电动车上的第一次尝试,对于北汽新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新产品的研发,北汽新能源还在积极研发换电模式,今年新能源换电模式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并且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而这一消息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也非常重要,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北汽新能源是目前国内布局新能源换电站最多的企业。
西苑公交枢纽的北汽换电站
在出租车市场,北汽的换电出租车占有绝对优势,2019年7月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对出租汽车更新为纯电动车资金奖励政策的通知》规定,更换的纯电动出租车需满足相关技术条件,包括:车辆续航里程原则上不低于300公里,具备充换电兼容技术,以快速更换电池为主;提供车辆电池8年或60万公里质保(以先到为准),且质保期内电池满电电量不低于80%;车辆电池与充换电站技术相匹配;符合北京市出租汽车地方标准要求。
出租车前往北汽换电站
从这项规定来看,这其中最受益的就是北汽新能源了,目前国内符合要求的就只有北汽和蔚来等少数车企,蔚来均价在30万以上,用来做出租车不大现实,而且蔚来自己也明确表示用户买车不能用来跑滴滴或者其他商业运营,不然会丧失车主权益。
北汽新能源方面认为,换电站比充电的速度更快,对用户的吸引力也更大,北汽新能源现在先在B端做好换电站的布局,通过B端需求扩大换电站的规模。等到换电站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在C端市场上也会发挥作用,有助于打开C端市场。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下一阶段的发展决策将会是决定销量能否复兴的关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表示:“北汽新能源下半年的销量能否得到提升还需要看新到任领导的决策。”
从布局上来看,北汽新能源也在进行自救措施,短期内促销量额方法有发放大额消费券,长期内也在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大换电的研发力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在今年将很难再达到去年的水准了。
结语:北汽新能源正处在自救的关键期
凭借着B端市场的打法,北汽新能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国内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头号玩家,但随着补贴退坡以及出现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在今年遭遇的销量滑铁卢。
销量暴跌也说明了北汽新能源此前一直坚守的策略开始出现问题了,为了提振销量北汽新能源拿出了10亿元消费券来吸引消费者,但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汽新能源目前面临的困境。
在C端市场上,北汽新能源并不具备很强的优势,车辆的知名度和智能化水平与新造车公司甚至部分传统车企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要想取得销量上的突破,北汽新能源还需在产品上进一步增加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让更多C端用户接受并接纳北汽新能源的产品才是提升销量的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则关于副部朱芝松被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朱芝松因涉及某些...
百名英国女性声称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而患上癌症,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
更换遥控器钥匙的电池。航海家电动尾门就是汽车的电动后备箱,发现电动尾...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初次登记结婚有150...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