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的新能源(不谈“风月”聊聊长安UNI)

2024-03-10 0:30:36 百科 杰群

我还记得上一次成群结队开车长安的试驾车“出街”,处处引起路人围观时,还是2014年、CS75上市的时候,如今这个“高光时刻”再一次出现,竟然已经过去了六年。

而成全我这份“虚荣”的就是UNI-T,一个擎哥心心念念了快半年的名字。

随着全国性的试驾活动慢慢恢复,UNI-T近两天已经在网络上有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本着“不罗嗦”的原则,我今天并不想再循规蹈矩的去介绍这辆新车,而是给大家解析一下细节。

01

回想一下,当我们年少学文言文时,什么样的文章会最让人“崩溃”?一定是那种几行正文大半篇注释的文章,因为他们代表着字里行间数不清的细节。UNI-T就是这样一辆足以让主机厂“崩溃”,充满细节的产品。

同时,汽车是一个工业产品,这意味着每一份“好看细节”的背后,都会有着真金白银的投入。和那些打“飞的”去韩国做整形的**姐们差不多,那些含情脉脉的丹凤眼,都是明码标价。

UNI-T这张“勾魂夺魄”的前脸,最大的功臣当属那个由150个菱形装饰块组成的无边际格栅,这也是它最让人对其燃油车身份产生迷惑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新能源车型不需要进气格栅,因此可以在“格栅”的位置做出天马行空的装饰;但UNI-T却是一辆如假包换的燃油车型,进气格栅的造型会直接影响进气量、散热效果,想要在最终的量产车型上搭载,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钱。从前期的反复论证到后期的材料选用、模具的制作,不难想像长安为了这张脸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包括当你坐进驾驶室,看着外后视镜时,你会发现镜子里高高隆起的侧车身,那一瞬间仿佛自己在开法拉利。这样的感觉不是空穴来风,而同样是用钱砸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很难在普通车型上看到类似于超跑充满流线型的车身?那是因为这样的工艺要求真的很高。就像你拿一张纸,对折,你会得到一个较为稳固的形态,但假如你想把那张纸,拧成一个没有折痕的螺旋形并且保持下去,几乎不可能;这就和钣金工艺类似,钣金本身是有弹性的,这导致大曲面的车身在汽车圈里就是“高富帅”的代表,但为了视觉效果,他们也豁出去了。

这两个细节之处,应该是整个外观最“烧钱”的地方。

此外,新车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值得细品。进气格栅里集成了一个“十字形”的LED灯组,随大灯点亮,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夜行灯”,这种纯属锦上添花的配置据说在量产前厂家也讨论了很久要不要为了节约成本把它“拿掉”,但最终还是完整呈现了出来。

隐藏式的门把手本来可以仿照“阿斯顿马丁”那样,做成机械式靠按压弹起,但最终还是加上了电机,实现了自动弹起、收回。

包括后备箱盖上集成的U形尾翼、车身前后保险杠上、后视镜上安置的小扰流、排气旁的扩散器……“概念车是什么样,最后出来的量产车就是什么样”,这句从工程师口中说出的话,充分体现出了长安对UNI-T“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02

在宣讲会时,工作人员顺口提到过,说他们的设计师认为无边际进气格栅上鳞次栉比的菱形元素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人类战舰军队。那么当坐进车里,“科幻”的属性更是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设计简洁,省去了大量的物理按键,以驾驶位为中心的环抱式中控设计更便于驾驶者进行操作;仪表台上凸起的氛围灯不仅为了装饰,还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载体,比如当你打左转向灯时,当中集成的灯带也会呈流水式的指向你要去的方向。

战舰挡杆的设计是新车内饰中的点睛之笔,悬浮且锋利,兼具了视觉效果和实际使用中舒适的宽大手感。配合上同样极具科技感的双联屏,几乎每一个我脑海中“太空座驾”应有的元素都得以具象化。这也使得尽管UNI-T的内饰咋一看去布局和CS75 PLUS类似,但依旧做出了符合自己产品定位的个性之处。

至于对运动属性的烘托,则是采用了真皮缝线工艺、一体式桶装座椅以及握感轻盈的三幅方向盘来体现。坦白说UNIT-T的内饰设计整体并不复杂,用料也并不那么豪华,却用心的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以此呈现出越级的体验。

03

熟悉《引擎》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曾经不止一次吐槽过目前市面上这些宛如智障的“人工智能”。比如某个所谓搭载了情绪识别系统的车型,在面对我这样一张嘴角天生下垂的“苦瓜脸”时,会一直判定我不开心,并妄图给我讲冷笑话。

而当我在驾驶UNI-T,因为风迷了眼睛,不自觉闭上了双眼时,车机上浮现出了一则来电提醒,姓名为:小可爱。

看到这个来电名称时,车内的气氛有点诡异,正在驾驶的我完全不记得手机里有这样一位“小小可爱”存在,转念一想我的手机也没连接车机啊。通过后视镜偷瞄后排不太熟悉的同行,发现他也一脸懵X的看着我。

也许是察觉到了这份尴尬,一旁陪驾的工作人员立马解释:“这是我们防疲劳驾驶的功能,刚刚可能因为你闭了眼睛被激活了。”

UNI-T这个防疲劳驾驶功能可谓充分“洞察人心”,想想看,当你和你的女朋友愉快的行驶在路上,你因为打瞌睡接到了来自“小可爱”的电话,一句“小可爱是谁!?”绝对够把你吓得哆嗦,睡觉?疲劳驾驶?不存在的。

不过这也是在UNIT-T的防疲劳驾驶中比较严厉的“手段”,只有当检测到较长时间的闭眼时才会启动,否则会用更温和一些的方式提示,若是不想在迷迷糊糊又惊慌失措中被问出点什么不该说的,还是主动远离疲劳驾驶为好。

当然了,这只是UNI-T众多智能化配置中的“一隅”,手机蓝牙车钥匙、还能控制车辆自动泊车;360度远程全景影像;高度集成的微信功能等也都出现在这台高配车型的配置表上,即使是把它当作一个电子产品来购买,都能获得相当大的乐趣。

04

最后我们来聊聊新车的动力和操控表现,长安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很少把“操控”两个字提上过台面,当作卖点,近两年唯一一次的大动作——推出定制运动版的逸动XT,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

定制版的XT我在上市之前曾经试驾过,用一辆小钢炮的标准去衡量它,最令我满意的在于驾驶氛围的烘托和底盘表现上,呲呲呲的泄压阀,深踩油门时排气管的“回火”声它都有。指哪打哪的转向、韧性十足的悬挂更是令人映像深刻;而之所以没能成气候,撇开市场的原因,也在于当年那套动力总成确实差点意思。

如今追求运动属性的UNI-T有了蓝鲸的加持,相较以往走运动属性的产品,有了如虎添翼的变化,它的发动机拥有132kW的最大功率,300牛米的最大扭矩。

在NORMAL模式下,新车动力输出不算迅猛,但起步依然轻快,非常容易控制。涡轮介入时完全感觉不到,整体的顺滑性让人称赞。在切换到SPORT后,动力响应就变得非常迅速,最大300牛米的扭矩在1250rpm便能够完全释放,加速超车一气呵成,一切显得轻松而又自然。

而大多数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通病——后劲不足,这一情况在UNI-T上也得到了改善,即使是在120km/h时速下,深踩油门依旧能够感受到动力源源不断的传来,丝毫没有枯竭的迹象。

至于这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顺”,低档位切换时顿挫感非常轻微。并且它足够聪明,总是能够在你想要它做什么的时候立马付诸于行动。比如在SPORT模式下,当你深踩油门,变速箱能够立马连降2-3挡来给予更强的输出,高达94.3%的综合传递效率也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够更好的施展。

再加上设定偏向于硬朗的悬架,在大弯急弯中支撑力很好,减速带和碎石路面底盘给人一种很紧凑的感觉,悬挂的回弹阻尼调教的也很不错,不会出现过多的弹跳动作,整车的极限非常的高,劈弯手到擒来;不过在高速通过减速带时,会颠得比较厉害。

因此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都一直在想,UNI-T到底有什么硬伤,想来想去由于为了更极致的去追求运动,后排不管是从悬挂调教还是空间的舒适性方面来说,都有所欠缺这应该是其一,其二就是由于整车的造型问题,后备厢空间相较于同级别车型也略逊一筹。

不过这些“毛病”不该被算作硬伤,而是一道无法避免的选择题。站在“深耕”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UNI-T堪称典范,毕竟想要用一款车就去迎合所有的需求和喜恶是不现实的,未来UNI序列下的其他产品一定会弥补这些空缺。

写在最后:

三个月前,当日内瓦车展取消,长安发布公告时我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如今试驾过UNI-T后却开始阵阵惋惜。因为“亲密接触”之后,我终于可以理解这样一辆车型站在国际舞台上,会引起多少的“侧目”,会给中国造树立怎样全新的形象,想来的确非常遗憾。

今天,UNIT-T正式公布了预售价,11.59-13.59万元,比我前两天预估的13-15万整整少了“一个量级”。结合这个价格来看,UNI-T在细分市场里更显得竞争力十足,“爆款”的身份至此几乎也尘埃落定,擎哥大胆预估,从预售至6月中旬上市,它的订单量很可能突破两万大关,带给更多消费者“未来科技量产者”的全新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年3月24日,阿维塔宣布单电机版阿维塔11正式上市,共推出两款车型,其中长续航单电机版售价31.99万元,超长续航单电机版售价34.99万元,同时,阿维塔也给出了一系列的购车权益,如首任车主终身整车质保、首任车主终身三电质保,36期0息的金融购车政策等等。

前卫的设计

作为单电机车型,新车在外感设计层面基本与此前的双电机车型一致,当然,如果一定要细究,还是会发现单电机版本的阿维塔11取消掉了机械式主动升降尾翼,但这对于整体的外观影响并不大,当然,动态可能会少了一些战斗感。

阿维塔11由前宝马设计师?Nader Faghihzadeh?操刀设计,据悉他在宝马集团工作了十七年,并几乎参与了宝马所有主要产品的设计,如i3、i8、iNext概念车、X3、X4、6系Coupe、Gran Coupe以及宝马7系等等。

整体来讲,阿维塔11是极富设计感的产品,大胆、创新而别具一格,同时科幻而有未来感。蝶翼式前脸极富视觉张力,极为细长的灯组更使车头多了几分犀利;而悬浮式的车身和流体型的后窗则为其带来了更流畅的车身效果。

尺寸上,阿维塔11单电机与双电机车型也都是保持一致的,长宽高分别为4880*19701601mm,轴距达到了2975mm,整体达到了作为中大型SUV的水准。要特别提出的是,阿维塔11有一项数据很突出,即轴长比、宽高比以及轮高比,其数据分别为0.61、1.23以及0.481,这三个数据与兰博基尼Urus、法拉利Purosangue以及阿斯顿·马丁DBX等车型十分接近,而要知道的是,其中0.61的轴长比是十分接近黄金比例0.618的,所以阿维塔11有着接近黄金比例的美感,同时整体又有超跑SUV的形体特征。

出色的配置

与众多定位高端的纯电新能源产品一样,阿维塔11的内饰也追求极简的设计风格,此次上市的单电机车型也一样,环抱的座舱设计真正为前舱带来了宽敞的驾乘感,同时为将氛围烘托到位,单电机车型同样配备了64色氛围灯与Vortex情感涡流。

氛围之外,体验当然更为重要。此次上市的单电机阿维塔11在整体的科技与舒适性配置上与先期的双电机版车型基本没有差异,多层隔音前挡玻璃加后排隐私玻璃,双区自动恒温空调,智能空?净化系统AQS与负离?发?器可有效保证车内空气质量,主驾驶位带12项调节并且有座椅记忆与迎宾功能,后排座椅不仅支持四六比例放倒,同时靠背角度可调,另外全车配有14喇叭扬声器。

在科技配置全面,5G智能座舱,为用户配备了三块大屏幕,除 10 . 25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与 15 . 6 英寸的触控中控屏之外 , 还有一块 10 . 25 英寸的副驾娱乐屏 , 导航 、 听歌与视频等在线运用丰富 , 同时还有多屏智慧互联功能 ; 另外,面部识别 、 手势控制 、 语音控制等系列功能也都一应俱全 。

更值得说明、同时也是此次阿维塔官方着重强调的是,所有单电机车型也都均配备了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的硬件,包括3颗激光雷达在内的34颗感知硬件一个不少。这在当前来说是确实难得。

关于阿维塔11单电机版的AVATRANS智能领航驾驶辅助功能,小编在阿维塔11单电机版上市前便在深圳体验过其城区NCA功能。整体来说,华为为其提供的这套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来说确实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在高精地图的辅助下,识别红绿灯、主动打灯变道超车、无保护左右转以及斑马线让行等等功能均与人驾十分靠近。

依然强悍的性能与更长的续航

虽然动力布局由双电机四驱变为后置单电机,但其动力表现却并不差,电机功率230kW,相当于313马力,最大扭矩370N·m,官方数据显示百公里加速6.6秒,作为一款车重超过2吨的车型,这个表现值得肯定。还要强调的是,电机同样来自华为?DriveONE智能电驱系统。

续航层面,单电机版车型提供90.38kWh与116.79kWh两种容量规格的电池。电池容量上与四驱车型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少了一个前置电机的驱动,使得能量消耗更低,因此其CLTC续航分别可达到600km与705km,与双电机的555km与680km续航相比更有优势。

且电池组来自宁德时代的CTP2.0?电池组,有独创?CTP?热蔓延抑制技术,官方还称其可用电量提升?4%,低温续航提升?10%,并历经?100?多项专项安全试验,安全层面的表现可以窥见。

安全之外,由于搭载了750V高压快充架构,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40kW,所以在补能时间上也很有优势,据悉10分钟可补能200km续航。

写在最后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在新车上市发布会上表示,阿维塔3月份前三周上险量1443台,位居30w以上中国品牌纯电SUV第一;另外其引以为傲的AVATRANS智能领航驾驶辅助功能的城区NCA功能也已在上海、深圳、广州正式开放城区NCA智驾导航辅助的用户试驾体验,同时重庆也即将开放体验。更加重磅的是,未来,阿维塔将会率先使用华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新一代ADS智驾系统,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全民舆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