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的发明者走上新能源车的转型之路时,我其实内心是有些质疑的。奔驰构建了如此庞大的内燃机帝国,一百多年来无数能人巧匠将自身推升至现在的高度,转眼间就要和一帮“晚辈”正面作斗争,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巨人的这次转身似乎表现不错。
作为EVA平台的第二款产品,也是国产EVA平台的首个产物,EQE显然不会与那部探讨人性的著名动画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搞一搞跨界联名似乎也无伤大雅。当然了,只要排除一号机就行,毕竟没有哪位车主希望自己的座驾只有5分钟续航还天天失控暴走。
EVA平台与此前油改电的MEA平台不同,拥有高拓展性、高智能化、全新电子架构等特性,辅助奔驰快速过渡到纯电架构,并为更多拓展性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即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的MMA平台就是其中一个。除了德国辛德尔芬根工厂外,北京顺义工厂也引进了EVA平台,今天试驾的这台EQE就是从那里诞生的。
在产品讲解环节,工作人员一直为EQE优秀的风阻系数而感到骄傲,毕竟目前纯电车型还是存在续航焦虑的问题。优秀的风阻系数有助于降低车辆能耗水平,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圆润的车身造型,实车甚至比里更显得憨态可掬。弓形的车身设计让不少人吐槽连连,紧凑的车身加上4969mm的车长让EQE也有些不太上相,不像EQS那样舒展。但外观上的些微瑕疵换来的是0.22的风阻系数,仅仅比大哥EQS低了0.02。
对续航的追求也展现在EQE的车身细节上,例如蚌式发动机盖和封闭式中网带来了更少的车身接缝;平推式隐藏门把手采用感应式开启;20英寸低风阻轮圈兼顾了造型设计和实用效果,这可比一些品牌的塑料轮圈罩高明多了,成本的增加自然要消费者买单,因此这套漂亮的轮圈仅在顶配车型上才有提供。
开启无框车门,我在EQE车内没有见到巨大的“Hyperscreen”联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12.3英寸屏幕,而副驾前方采用“星辉面板”覆盖。在350车型上我们还无法选装EQS上的超大屏幕,但未来的500车型可以。
即便是“低配车型”,这套多媒体系统的易用性仍然出色,奔驰没有将实体按键粗暴地一并取消,例如空调、警示灯、音量调节等按键依旧保留,方便驾驶者和乘客盲操。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软件层面,系统采用“零层级”操作逻辑,高频应用可直接切换使用。通过下拉菜单或者中央扶手前的按键可进入车辆快捷设置。
当然,EQE功能设置非常丰富,一级菜单不可能全部放下,一些细化的车辆设置确实需要多步到达,但其中以低频设置居多。
结束了对中控系统的把玩,空调出风口吸引了我的关注。涡扇造型的设计在奔驰家族中一直有所传承,整体无论用料,做工还是细节完全对得起车辆本身的定位。
至于EQE的座椅,是我体验过后有些遗憾的部分。舒适的头枕自然没得说,但后排过于直立的靠背角度可能会让乘客在长时间乘坐时,肩背部的压力较大。此外EQE并不支持后排座椅角度调节也加重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前排的乘坐感受反而更加出色。
一台车不光要静态体验,动态部分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215kW/556N·m的动力输出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为EQE的驾驶感受保驾护航。我并不是说堆料就一定能带来优秀的体感,毕竟调校才是核心部分。
脚搭“电门”向下用力,从身体传递而来的依旧是略带厚重的反馈,如果你是一台奔驰燃油车主,这种感觉不会给你太大的陌生感。单电机带来的是0-100km/h 6.7s的加速时间,对比竞品来说这个数据并不出色。当然我在前文已经预告过了,之后还会有EQE 500车型,双电机四驱的设定会满足对性能要求更高的群体。
偏向硬朗的悬架设定让整车与偏向舒适的EQS区分开,地面的振动会如实向你反馈。但这并不意味着EQE是一台运动座驾,当你尝试把它往激进的方向推进,悬架的反馈不够干净利索,毕竟庞大的车身重量是无法避免的物理定律,悬架无法在兼顾韧性的同时还为车身带来优秀的侧向支撑。如果你尝试慢速通过减速带或舒缓的起伏路面,那种柔和的回馈质感仿佛在告诉你:EQE应该这么开,淡定些。
对电动车来说,对于能量的回收要比汽油车更加重视,这是增加续航里程的一个关键因素。EQE的动能回收共有四档可选,分别为无回收、标准、加强以及智能,其中标准能量回收和无能量回收模式下都没有很强的拖拽感,加强动能回收模式下会有明显的感觉,而智能模式会根据驾驶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回收,从而以最高效的方式行驶,让燃油车主不需要经历突如其来的适应过程。
EQE的WLTC续航里程分为752km和717km两个版本。由于时间所限,EQE的电耗水平是否如官方所提到的那般精准我们暂时无法自行测试,但从目前的体验来看,EQE的电耗表现也十分值得期待。
侃车说:
斯图加特OLD SCHOOL的豪华品牌面对大趋势的重压,显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EQE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不俗的质感和奔驰的优秀制造工艺。但如今奔驰不仅仅面对两位德国对手的竞争,中国品牌的崛起也来势汹汹,诸如蔚来ET7、高合HiPhi Z等车型的出现也宣告了国内厂家们上行的步伐。面对Z世代追求科技个性的新生消费者们,曾经的豪华品牌恐怕也需要不断提供与时俱进的服务方式才行。在电动车时代,到底谁才能诠释真正的新豪华主义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众侃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普通人不要买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有什么,看完你认同吗?
新能源汽车进入我们国内伊始,当时国家给予了相当大的补贴,但很多车企是抱着领取国家补贴去的。
而有些车企,在获得了国家补贴之后,并没有将资金投入到继续研发技术,而是当作利润,挪作他用。
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很多车企自己造车壳,然后去电池厂采购电池,回头进行组装,这样的一台电动汽车,就成了新能源车。这是完全违背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不够成熟,普通人买车基本是为了家庭用车,家庭用车的主要需求就是省油省心。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省油是做到了,因为它不烧油,但省心还是没有做到。
2、价格偏高。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基本都是打着高科技的口号,实则技术不完善。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燃油车换电池,对比燃油车,一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基本是同款燃油车的2倍。这就使得,本来是想买台经济实惠车子的人,望而却步,因为同样配置的车,就换成电池驱动,价格却几乎翻倍。
3、电池续航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受天气影响很大,而且很多车企为了获得更高的补贴,将电池续航里程,几乎都是虚高,实际使用过程中大打折扣。这就使得,这些新能源汽车适合市区使用,或者跑短途的高速。而我们国内很多用车,基本都是跨省打工,这样一来很容易在续航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另外,如果你买台新能源汽车,你就需要安装充电桩。目前,只有部分小区有统一安装充电桩,公众场合的充电桩,也没有加油站那么方便。
4、道路设施问题。除了北上广等一些城市外,在我们国内大部分人还是居住在郊区,或者一些山区。尤其是西部以及南方一些省份,大部分是山区,丘陵地形。这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续航都是一种考验。
? 综上所述,普通人不要买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就是以上几点。
一则关于副部朱芝松被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朱芝松因涉及某些...
百名英国女性声称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而患上癌症,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
更换遥控器钥匙的电池。航海家电动尾门就是汽车的电动后备箱,发现电动尾...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初次登记结婚有150...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