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险再迎变革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意味着自2020年9月19日起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迎来了新的变化。
这次车型变化主要是:
明确商业车险各大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原来的[0.65到1.35]扩大到[0.5到1.5]。
中国银保监会还规定,各地银保监局和保险主体公司不晚于2023年6月1日开始执行。
简单的说:保险公司拥有更大定价权
本次调整自主定价系数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没有直接联系,属于保险公司对车型和用途,进行保费调整范畴。
说白话就是:
从今年6月1日开始,车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卖给车主更便宜的车险,也可以卖更贵的车险,并且这部分的涨跌和车主之前的出险记录没有任何关系。
商业车险保费定价公式如下:
基准保费×ncd系数×自主定价系数
此次自主定价系数进行调整,理论上相同情况下,车险保费最低一档可降价23%,最高一档涨价11%。
基准保费:由车辆价格、零整比系数等多种因素决定,一般十多万的家用车基准保费在3000元左右。
NCD系数:为无赔款优待系数,即根据被保险人连续投保年限、出险次数,确定ncd系数值,从而影响车辆投保的费用。通常情况下,日常讨论的出险次数影响保费,都是通过该系数影响商业险报价。有出险数据显示,近几年从0.4到2浮动。
自主定价系数: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设置的商业险折扣系数。
如果说此前各家保险公司设置得差不多,在新的监管框架下,不同的保险公司在收费上就有了更大的自主性。针对本身风险数据较好、整体出险率较低的车辆,保险公司可将其定价系数可以打得更低,来增强客户黏性。针对高风险车辆,如营运车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自主定价系数来平衡风险,而非拒保。
个人车主想省钱很难
有网友盯着保费最低一档可降23%不放,认为车险保费可能下跌。但先说结论:对于家庭用车的个人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车车主而言,2023年想在车险领域省钱,还是有些困难的。
在此次车险改革前,2018年到2020年,整体车险价格从3210元/辆下降到2381元/辆,下跌了28%,已超许多保险公司可承受的盈亏平衡底线。
即使本次系数的调整为保险公司释放了下限,扩大了潜在降价的空间,但保险公司鉴于行业前景太多不确定性,短期内在市场上还是以原来价格为主,只有个别车型和企业会获得0.65以下报价,对广大车主的影响不大。
这里我们要强调,新能源车险是否会参与本次政策调整,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各大保险公司对于新能源车险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主要的难点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商用车比例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车险赔付率大大高于燃油车,许多保险公司已经将自主定价系数设点在原本的最高点1.35,仍旧无法实现盈利,可以这样说,商业车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涨价增加营收的需求远远大于降价拓展市场需求。
保险公司涨价动力强劲
与广大车主盯着车险最低一档不同,保险公司盯上的最高一档,从1.35提高到1.5。2023年,我们并不觉得保险公司们有太多的让利空间,反而有更强劲的涨价需求。
保险公司的利润在于车险保费和出险率之间的“剪刀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希望见到的局面是:高保费,低出险率。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利润,之前分析2018年到2020年车险改革前,车险费用的降低诱因主要在出险率逐年降低,为车险价格下调提供了基础。
但是,由于2020年车险改革后,降价用力过猛和市场上更多的年轻车主,使得出险率增加,直接导致保费和出险率的倒挂,不少大型保险公司都抱怨车险入不敷出。
面对日益走高的赔偿价格,功能越来越多、电子元器件越发复杂、且保有量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保险公司在2023年在车险定价方面会越发谨慎,来面对市场的变化。
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的通知,新能源专属保险横空出世,更适应新能源车的特点,不仅考虑了新能源车的自燃风险,还考虑到了电池、电机、电控的损坏风险,但是带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保费上涨至少30%。举个例子,Model Y新车前一年的保费为4500元,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第二年在同一个保险公司、同一投保地点、同一人所给的报价为7800元,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呢?
新能源汽车
保费计算规定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基本都是按照国家补贴前的价格进行计算保费,比如前些年售价在三十几万到四十几万的Model 3经过国家补贴等等其它优惠政策后,现在只用二十几万便可购买,但是在投保时,保险公司并不是按照国家补贴后的价格进行计算,而是按补贴前的价格进行计算保费。
新能源汽车
核心部件维修难度
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维修难度大,所以很多情况下都是进行更换的。
车险费用高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相当高,单次事故零配件及工时费价格比传统燃油车高,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车险费用相对更加的贵。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保障范围扩大,12家险企同台竞争,八成车主或享降费利好。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其网站公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这意味着研究探索了3年的新能源专属车险真的来了。12月27日,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分别为中国人保、阳光财险、中华保险、中国人寿、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太平产险、天安产险、众诚保险、亚太财险、三星财险。
和传统车险相比,新能源专属车险增加了哪些保障?车辆保费如何制定?
* 专属车险保障范围扩大,自家的充电桩也算“车险”
此次发布的《专属条款》,首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定义,即我们较为常见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后,这些车辆新投保及续保都只能使用专属条款,传统燃油车则继续使用老条款。
从已公布的《专属条款》来看,新能源车险包含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3大主险和13个附加险,基本把新能源汽车的常见风险都考虑进去了。
与传统车险相比,新能源专属车险增加了一些保障内容。比如除了车身外,新能源车独有的“三电”系统(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以及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都纳入承保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主险均明确意外事故包含车辆起火燃烧,相关保险责任有所覆盖。另外,新能源车的使用过程也有进一步明确,三大主险的使用均全面覆盖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场景。
除了主险之外,新能源专属车险还为广大新能源车主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附加保险,满足新能源车车主的保险需求。比如,新能源车在充电的时候,因为外部电网故障导致车辆损失,那附加的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就可以提供保障;自家安装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因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也能赔付。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既为新能源车提供了定制化的保险责任,覆盖了多元化的使用场景,同时,还拓展了更加人性化的保险保障,有效而全面地分散了新能源车使用风险。
* 80%车主或将受益,车价25万以上保费有上浮
除了保险责任,广大新能源车主关心的保费问题也在专属车险中有了答案。有业内人士表示,据测算,专属车险落地后,预计有80%的新源车主能享受到降费的利好。
杭州市民小郑今年购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3新能源车,之前一年的保费为7500元左右。昨天他登录保险公司官网预测了明年的续保费用。“同样的保障条件,明年只要5000元了,省了不少钱。”不过,也有人在网上晒图说,自己购买的新能源车保费在专属车险落地后有所上涨。
新能源车专属车险落地后,车辆保费是涨是跌,除了跟每位车主过去一年的交通违法记录、出险次数等因素有关外,还受到同一车型历年的出险理赔情况、保险公司给予折扣优惠等影响,总体上来看,25万以上的新能源车保费会有所上浮。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落地后,大部分新能源车主都能享受到保障全、保费有所下降的利好,只是由于条款中规定的车辆折旧系数提高了,车辆的贬值速度会加快,能投保的保额会有所降低。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则关于副部朱芝松被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朱芝松因涉及某些...
百名英国女性声称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而患上癌症,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
更换遥控器钥匙的电池。航海家电动尾门就是汽车的电动后备箱,发现电动尾...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初次登记结婚有150...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