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正副校长抱团敛财 双双获刑,权力与贪欲的沉沦

2024-08-21 12:07:50 科普 溢菲

在教育的净土上,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殿堂,却时有贪腐的阴霾笼罩,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邹义强与原副校长徐列平因“抱团敛财”双双获刑的案例,再次敲响了教育系统反腐的警钟,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权力与贪欲交织下的堕落之路,更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坚守初心,远离腐败。

案件回顾:从并肩作战到阶下囚

邹义强,男,汉族,1971年10月生,四川眉山人,曾任眉山车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眉山市东坡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列平,男,汉族,1978年9月生,同样来自四川眉山,曾任眉山车城中学副校长,两人本应是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学校发展的好搭档,却最终因贪腐而走向了对立面,双双沦为阶下囚。

2023年10月,邹义强、徐列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眉山市东坡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过深入调查,两人的贪腐行为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2月,两人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年5月,法院依法判处邹义强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5万元;徐列平则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贪腐之路:从“救火校长”到“敛财高手”

中学正副校长抱团敛财 双双获刑,权力与贪欲的沉沦

车城中学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师生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繁重,在2018年,该校曾发生重大贪腐窝案,多名校领导因违规发放津补贴、从事营利活动、设立“小金库”等问题被查处,在此背景下,邹义强被委以重任,前往车城中学担任校长,被寄予厚望成为“救火队长”。

邹义强上任后并未真正履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承诺,反而将学校变成了自己敛财的“独立王国”,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违规发放福利,设立“小金库”,并通过多种手段将徐列平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徐列平则对邹义强言听计从,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开启了“抱团敛财”的疯狂模式。

敛财手段:将校园变成“提款机”

邹义强和徐列平深知,封闭式管理的中学中,校园小卖部、食堂等场所是利益输送的高发地带,他们利用这些资源,大肆敛财,邹义强安排小卖部由学校自主经营,并交由徐列平分管,商人王某某为了向学校小卖部供货,向徐列平行贿,两人先后50余次收受回扣共计141.6万元,他们还将学校文印室由外包变为自主经营,直接套取利润;在商家推广学生牛奶、销售教辅资料等方面收受现金;在对外招生工作中勾结中介机构收受“好处费”;虚增食堂供货款;收取被占用教室租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他们的“提款机”。

贪欲膨胀:从追求物质到迷失自我

邹义强和徐列平的贪腐之路,是权力与贪欲不断膨胀的结果,对邹义强而言,物质生活上的差距让他每天都郁郁寡欢,他急需通过权力变现来满足自己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而徐列平则更加渴望“出人头地”,他视邹义强为人生路上的“贵人”,希望通过依附邹义强来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两人各怀鬼胎,却又相互利用,共同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警示与反思:坚守初心 远离腐败

邹义强和徐列平的案例再次证明,“抱团”贪腐的结局必然是“组团”走向深渊,他们曾是并肩作战的同事,却因贪欲而反目成仇;他们曾是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却因腐败而身败名裂,这起案件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惩罚,更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警示。

教育工作者应当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名利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教育系统也应当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教育的纯洁性和神圣性。

邹义强和徐列平的案例虽然令人痛心,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让我们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共同守护教育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