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2024-08-17 12:38:38 经验 烨莹

一则关于上海市民王某某在出国旅游期间因发送朋友圈而产生高达1.6万元流量费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公众对国际漫游资费问题产生了新的讨论,也促使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并作出回应,本文将详细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探讨上海通信管理局对此事的回应及后续措施。

事件回顾

2024年8月15日晚,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关于用户王某某“国际漫游天价资费”的报道,据报道,王某某的两个手机号码分别于2019年2月20日和2023年9月6日开通了国际及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2023年12月17日至23日,这两个号码在尼泊尔漫游期间,产生了巨额的流量费用,总计高达1.6万元。

王某某的家人表示,王某某在尼泊尔旅游期间,仅在开始行程前发送了一条朋友圈,随后便收到了电信公司发来的短信,提示话费已超500元,当他们回国后,却收到了这张高达1.6万元的账单,这一突如其来的高额费用让王某某一家感到震惊和不解,他们随即与电信公司展开了多次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上海通信管理局的回应

面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了调查处理程序,以核实相关情况,经过详细调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官方回应,详细说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处理结果。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确认,中国电信在用户抵达尼泊尔之际,便通过短信方式向王某某的两个手机号码发送了漫游资费提醒,此后,每日均通过短信方式向用户发送漫游费用提醒,且后台系统显示短信均成功送达,这表明,电信公司在用户产生高额费用前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统筹考虑生产经营成本、电信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尼泊尔作为数据漫游资费高结算区域,中国电信综合自身运营成本,设计了对应的数据漫游资费标准,中国电信还设置了熔断机制,对当日漫游资费超过500元的用户进行熔断,暂停其数据漫游功能,并发送短信提醒,用户可以根据短信提示内容,自行决定是否恢复数据漫游功能。

在调查过程中,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现,王某某在尼泊尔漫游期间,其漫游资费多次达到熔断标准,中国电信的企业系统自动触发了熔断机制,并暂停了用户的数据漫游功能,王某某本人却先后10次自主恢复了数据漫游功能,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流量漫游费用。

解决方案与后续措施

针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指导上海信息通信行业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做法,以更好地提醒用户控制国际漫游产生的流量费用,具体措施包括:

1、优化国际漫游资费公示服务:让用户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国际漫游资费信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

2、自动启动数据漫游费用优惠:如漫游地提供数据漫游日包业务,运营企业可将数据漫游资费超过日包额度的用户自动调整至日包业务,以降低用户费用。

3、高额费用提醒机制:运营企业对于账期内存在高额费用的用户将下发高额费用提醒短信,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费用情况,避免产生巨额账单。

针对老年用户等特定群体,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还提出要结合“随申无碍”“五心服务”等品牌,探索推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性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还积极协调上海电信与用户进行沟通,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上海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曾提出对账单做8折处理的解决方案,但用户未接受,随后,在用户表示愿意承担部分费用的情况下,上海电信同意减免部分费用及滞纳金,但双方仍未达成一致,目前,该事件仍在依法依规办理中。

公众反思与建议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国际漫游资费问题的复杂性,也提醒了广大用户在出国旅游时务必注意控制流量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公众也应加强对电信资费政策的了解,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应进一步完善资费公示和提醒机制,确保用户在产生高额费用前能够得到充分的告知和提醒,还应加强对老年用户等特定群体的服务支持,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体验。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元的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通过这一事件的处理和反思,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国际漫游资费问题将会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