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急局回应市民买到救灾物资,严查私售行为

2024-08-13 8:06:31 百科 钰茴

一起关于上海市民购买到标注有“救灾物资”字样的折叠床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8月11日,上海市民代先生在浦东新区航兴路一家二手物品店铺内,以每张160元的价格购买了两张看似全新的折叠床,到家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床上不仅印有“救灾物资”的字样,还附有“扫码全程追溯”的标识,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代先生的担忧,并促使他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事件经过

代先生表示,他因家中临时来客,急需添置床铺,便前往市场寻找合适的折叠床,在浦东新区航兴路的一家二手店铺中,他发现了这批有塑封的折叠床,外观崭新,价格也相对合理,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两张,当他将床搬回家并仔细查看时,才发现这些床并非普通商品,而是本应被销毁的救灾物资。

代先生随即向店铺老板询问这些床的来源,老板坚称是从合法渠道购进的,但代先生心中的疑虑并未因此消除,他担心这些床可能存在卫生或安全隐患,不敢轻易使用,为了弄清真相,代先生决定向媒体和相关部门反映此事。

应急局回应

上海应急局回应市民买到救灾物资,严查私售行为

8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对此事作出了正式回应,应急管理局表示,经过初步调查,这批折叠床确实是使用过的救援物资,经过重新消毒和塑封后,本应被送入钢厂销毁,却被人私自出售,应急管理局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并承诺将严查私售救灾物资的行为。

应急管理局仓库管理人员进一步透露,这批折叠床原本是在2021年2月作为应急物资进入某单位仓库的,共计2万张,2022年4月,这批物资被调拨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由于新物资的不断入库,旧有物资于今年5月底开始移库动作,要求对这批使用过的旧床进行清理消毒、塑封打包,并送入钢厂销毁,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监管漏洞,导致部分本应销毁的折叠床被私自出售。

溯源调查

为了查明这批折叠床的具体来源和流向,应急管理局还联合了相关部门进行了溯源调查,根据床上的溯源码显示,这批折叠床由宁波一象吹塑家具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20日生产,并于2021年2月4日在上海交到某单位的仓库,宁波一象吹塑家具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厂里的确生产过上述折叠床,并在贴上溯源码后交付给了相关单位的仓库,对于这批物资后续是如何流通、使用、处理的,他们并不清楚,且强调贴有溯源码的产品不会向市场上出售。

店主说法

卖床给代先生的店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于6月12日在浦东新区航瑞路一高架桥下的棚子内,以每张53元的价格购买了几十张有塑封的新折叠单人床,他称当时现场还有其他物品在处理,包括一些被当作废铁出售的物品,他以为这些折叠床是公开买卖的合法商品,便大量购进并陆续出售,直到代先生反映问题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床可能是救灾物资。

店主还提供了当时的付款记录,显示他向微信昵称为“一马平川”的卖家转账了3975元,他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卖家的真实身份和背景,只是看到货物便宜且数量多,便决定购买,他同时透露,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人也购买了这批床。

社会反响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市民表示对救灾物资被私售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这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滥用,他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私售救灾物资的行为,确保救灾物资能够真正用于需要帮助的人群。

也有专家指出,这起事件暴露出应急物资管理方面的漏洞和不足,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上海应急局对市民买到救灾物资事件的迅速回应和严查态度值得肯定,这起事件不仅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更警示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我们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类似事件将得到有效遏制和防范,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