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轮毂(电动汽车有几种布置形式)

2024-02-20 3:28:23 科普 世极

导读:电动汽车有几种布置形式?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爱好都大不相同,自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也是各不相同。按照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的相对位置不同, 现代 汽车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发动机中置后驱动、全驱动五种。那下面就和我一起看下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吧。

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简介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由驱动电动机与驱动操纵系统共同组成,其结构形式不同,采用的驱动系统也不同。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包括集中驱动系统和轮毂驱动系统两种。任何一种电动机均可与不同的传动系统组合形成集中驱动系统或轮毂驱动系统,并组成不同形式的系列化的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集中驱动系统

集中驱动系统大部分是由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等组成的。它采用单电动机驱动代替内燃机,而传统内燃机汽车零部件和结构不改变,故设计制造成本低,但传动效率低,通常用于小型电动汽车。按照有无变速器,它又可分为传统驱动模式和电动机一驱动桥组合模式。

(1)传统驱动模式传统驱动模式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变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它用电动机替代发动机,但仍然使用内燃机汽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和驱动桥等总成,其结构复杂,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电动机的性能。传统驱动模式包括动机前置、驱动桥前置,电动机前置、驱动桥后置等多种形式。

(2)电动机一驱动桥组合模式:电动机一驱动桥组合式驱动系统根据电动机和驱动桥的组合方式又分为平行式、同轴式和双联式三种模式。

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轮毂驱动系统

轮毂驱动系统可以设置在纯电动汽车的两个前轮、两个后轮或四个车轮的轮毂中,成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纯电动汽车。

轮毂驱动系统包括两种结构:一种是内定子外转子结构,其外转子直接安装在车轮的轮缘上,因为这种结构没有机械减速机构提供减速,所以一般要求电动机为低速转矩电动机;另一种就是通常的内转子外定子结构,其转子作为输出轴与固定减速比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太阳轮相连,而车轮轮毂与其齿圈连接,这样可以提供较大的减速比来放大其输出转矩。根据纯电动汽车上轮毂电动机的布置形式,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双前轮驱动、双后轮驱动和前后四轮驱动。

说到电动汽车上面的电动机大家可能会有点懵,但事实上,有很多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物品也有电机,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这一点而已,因为大多数的电机是隐藏起来的,例如洗衣机、空调,料理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你的剃须刀和电吹风里面也有电机。希望大家在看完我介绍的关于电动汽车布置形式详解的内容之后会有所帮助。

@2019

电机的优点

省略大量传动部件,让车辆结构更简单

对于传统车辆来说,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乃至分动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部件不但重量不轻、让车辆的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需要定期维护和故障率的问题。但是轮毂电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除了结构更为简单之外,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传动效率也要高出不少。

折叠可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方式

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形式,它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全时四驱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上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同时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履带式车辆的差动转向,大大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特殊情况下几乎可以实现原地转向(不过此时对车辆转向机构和轮胎的磨损较大),对于特种车辆很有价值。

便于采用多种新能源车技术

新能源车型不少都采用电驱动,因此轮毂电机驱动也就派上了大用场。无论是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电动车,抑或是增程电动车,都可以用轮毂电机作为主要驱动力;即便是对于混合动力车型,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作为起步或者急加速时的助力,可谓是一机多用。同时,新能源车的很多技术,比如制动能量回收(即再生制动)也可以很轻松地在轮毂电机驱动车型上得以实现。

轮毂电机的缺点

增大簧下质量和轮毂的转动惯量,对车辆的操控有所影响

对于普通民用车辆来说,常常用一些相对轻质的材料比如铝合金来制作悬挂的部件,以减轻簧下质量,提升悬挂的响应速度。可是轮毂电机恰好较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这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是不利的。不过考虑到电动车型大多限于代步而非追求动力性能,这一点尚不是最大缺陷。

电制动性能有限,维持制动系统运行需要消耗不少电能

现在的传统动力商用车已经有不少装备了利用涡流制动原理(即电阻制动)的辅助减速设备,比如很多卡车所用的电动缓速器。而由于能源的关系,电动车采用电制动也是首选,不过对于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由于轮毂电机系统的电制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整车制动性能的要求,都需要附加机械制动系统,但是对于普通电动乘用车,没有了传统内燃机带动的真空泵,就需要电动真空泵来提供刹车助力,但也就意味了有着更大的能量消耗,即便是再生制动能回收一些能量,如果要确保制动系统的效能,制动系统消耗的能量也是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轮毂电机工作的环境恶劣,面临水、灰尘等多方面影响,在密封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在设计上也需要为轮毂电机单独考虑散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