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觉醒)

2024-02-11 17:15:39 科普 哲峻

新能源物流车经过几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越来越多的运营经销商、金融机构、终端用户开始接触新能源物流车。当前,部分城市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正处于觉醒时分,想加入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大军的“新人”迫切需要指引,以避免前行路上的“陷阱”。

电车资源通过采访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老兵”,汇集各方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血泪史),形成《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觉醒》系列文章,供行业参考。本文我们先来说一说,选一块好电池,对新能源物流车有多么重要?

然而很多时候,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别人再苦口婆心地讲,我们也很难真正领悟一些道理。下面,就从运营经销商、用户、二手车价值、金融这四个角度,分析新能源物流车搭载好电池和不好的电池对各方的影响。

电池好坏对运营经销商的影响

运营经销商是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车企通过运营经销商把车销售或租赁给终端用户。因此,可以说运营经销商是车企和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

运营经销商在选择要经营的车辆品牌时,要注意车辆搭载的电池品牌。对运营经销商来说,选择搭载好电池的新能源物流车,意味着车辆销售出去以后维修少,用户满意度高,商家口碑好,生意会越来越好。

如果运营经销商不慎选择了不好的电池,那可能就为接下来一连串不幸遭遇埋下“伏笔”。搭载品质不好电池的电动物流车,在使用过程中就像一个经常生病的人,隔段时间就出毛病:夏天充电特别慢甚至充不进去电、掉电特别快、用后两三年只能跑几十公里......这种情况下,用户怎能满意?用户不满意,商家口碑不好,生意越做越难。何况现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已认识到电池质量的重要性,他们一般会选择装配好电池的车,搭载不好电池的车近乎“无人问津”。

在过去的几年里,动力电池行业不断洗牌,一些电池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大概有动力电池企业135家,2018年骤减至90家,2019年79家,2020年约72家。2021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共计5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2017年至今,被淘汰的电池企业有几十家,他们之前配套的车辆后续电池保养、维护、更换、保修,谁来买单?这是个大问题。

如果某运营经销商全款买了装载这类电池的一千多辆车,而后这批车辆全部出现问题,无法正常租赁或销售,而此时电池企业倒闭,相应车企又在破产重组的边缘,那运营经销商就损失惨重,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冲在前沿的运营经销商用血泪史换来这条宝贵经验:一定要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终端用户是新能源物流车的直接使用者,车辆搭载电池的好坏对终端用户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块好电池可保车辆安全、一般不起火;不会经常出故障,耽误送货;充电时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充电特别慢或者充不进去电;电池衰减在正常范围内,不会续航里程大缩水。以上这些优势在平时可能不起眼,但若是换成一块不好的电池,那带来的麻烦就会肉眼可见了。

首先,不好的电池可能安全性不过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自燃,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风险。甚至有时候即使你这辆车装的是好电池,但是由于你选的这家品牌曾用过不好的电池导致起火,一些充电站会对这个品牌的车“敬而远之”,你就不好充电了。这就是不好电池的后遗症。

其次,不好的电池出故障的频率高。好电池的车可能一年都不会电池出现问题,而不好电池的车电池可能一年要修七八次甚至更多次。每修一次都会耽误送货,能修好还好一些,修不好续航里程大幅下降,跑不远,为了自身权益还要跟商家纠缠不清,心累。

运气更不好的,碰上电池企业倒闭,如果车辆电池坏了,想换都没地方换。花辛苦钱买来的“挣钱工具”,就这样砸在自己手里。

所以,对终端用户来说,在选车时一定要看好电池品牌,选“好电池”。

电池好坏对二手车残值的影响

电池好坏不仅在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过程中带来不同影响,在二手车残值方面也有影响。

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与电池质量和衰减情况高度相关。好电池衰减速度慢,二手车价值相对高一点;不好的电池衰减速度快,二手车价值就会低很多。

目前新能源物流车二手车残值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一些从大城市退役下来的新能源物流车,往往被转运到内地城市,继续租赁使用。在这波交易过程中,一方面看整车品牌和电池品牌溢价,另一方面看车辆的实际续航。

因此,一块好电池能在二手车交易中受益,一块不好的电池在二手车交易中处于劣势。

电池好坏对金融的影响

不少人可能对新能源物流车金融了解不多,不过,金融在新能源物流车推广中发挥很大作用。由于新能源车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残值、车辆性能等),为规避风险,用户更倾向于选用金融产品购置车辆。金融产品一般包括银行的法人大客户按揭和融资租赁机构提供的以租代售两种模式。相比银行按揭,以租代售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成为客户首选。

想做新能源物流车金融服务业务,首要前提就是懂车。金融服务机构对车的评价,一般从品牌、性能、部件、价格、售后、口碑等维度进行。其中的部件,主要就是指的电池、电机。

在同样的外部条件(客户所处行业、运输频率、运输距离、运营模式、充电便捷程度等)下,配套好电池的车辆一般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强,能做到按时足额还款;配套不好电池的车辆经常不能正常运营,盈利能力差,有不能按时足额还款的风险。

金融服务机构想要控制风险,就必须慎重考虑车辆搭载电池的品牌。

电车资源小结: 假如从2015年算起,新能源物流车至今已走过6、7个年头。在这些年中,这个生态圈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受到过电池不好带来的苦恼,有些不良影响甚至至今没有消除。因此,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一块好电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新能源物流车配套电池中,宁德时代装机量最高,占比42.3%;国轩高科第二,占比24.2%。两者合计占到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66.5%。

眼下,好电池又是缺货的,部分新能源物流车由于缺电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此刻,主机厂是坚持用好电池、还是退而求其次?做这个决定,一定要慎重。

新能源物流车升温,部分车型一车难求

太平洋汽车网一是碰撞引起的燃烧,二是电池散热不够引起燃烧,三是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四是系统短路引起燃烧,导致在充电过程中的燃烧。

此话一出,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新能源汽车频发起火事故,三元锂电池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

2018上半年数十起事故,安全隐患刻不容缓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电动汽车的起火事故多则数十起。仅在深圳市,就发生8起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物流车自燃事故。其中,4辆是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3辆是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自燃;1辆是停车状态中发生自燃。还有最近的威马研究院内自燃,力帆650EV(参数|)路边着火,还有之前的北汽自燃,随便数数,两只手都数完了。

不仅国内新能源汽车频发起火事故,国外特斯拉也未能幸免,今年五月份,仅在一周之内,特斯拉电动汽车就发生两起起火事故。

据了解,引起电动汽车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碰撞引起的燃烧,

二是电池散热不够引起燃烧,

三是电控系统出现问题,

四是系统短路引起燃烧,导致在充电过程中的燃烧。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自燃,都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杨裕生也指出,对电动汽车来说,不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都事关人命,必须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为之让路。

三元锂电池不背锅,系统设计才是罪魁祸首国内电动汽车事故频发的现象,折射出整车厂与电池厂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行业仍处于野蛮增长的状态。

此前,某业内人士发文称对三辆发生自燃的新能源汽车做了拆解,分析发现电动汽车自燃频发是涉事动力电池企业和电动车企不重视安全,为了降低成本,对电芯品控不严、BMS设计要求太低、没有对动力电池包足够的安全设计保护等。

某整车厂电池工程师杨悦对电动君表示,电动汽车起火应该分情况讨论,如果是自然状态下起火,应该是电池本身或者整个系统的问题,在强烈撞击下燃油车也有爆炸的可能性。而业内确实存在在整车厂降成本,电池厂商为保持利润,进行偷工减料,在没有充分验证情况下就批量供货的情况。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近年来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火爆的景象下,新能源物流车也被催热,城配物流车具有“高频短途”的特点,物流、电商企业选择新能源物流车的成本和效益优势非常明显。

据电车资源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为13.12万辆,是2020年总销量58045辆的2.26倍。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物流车总计销量为35595辆(含3514辆交叉型乘用车),预计今年将延续增长趋势。

当前城配物流车辆的市场存量为1200万辆,未来换车以及新购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据相关预测,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有望将达到200万台。

各地政府也都鼓励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今年5月,北京市发布《“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办理货车通行证的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辆(不含危险品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车辆)100%为新能源 汽车 ;同时还强调,将加快实施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优先通行政策,适时研究新的通行管理措施。

随着市场的火热,部分品牌的新能源物流车已经到了一车难求的地步。据上汽大通授权经销商——上海陆易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方俊先生介绍: “年初库存的大通EV30L已经全部售罄,又向厂家下订100台,已经基本预订一空,工厂订单很满交付也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上海的新能源货车是企业申请,经交委审批可获免费绿牌照,一张牌照首先就省下了7万多,现在油费真么贵,每年省下的油费也是很大一笔成本”,史总补充道,目前他的客户中,有很多从事生鲜电商(如叮咚、美团、美菜等)、货运(如货拉拉、滴滴货运)等的司机,有的是油车换车,有的是新购车,新能源物流车已经成为物流司机的刚需。

不过,新能源物流车在实际推广中除了牌照外,“路权”限制是又一大发展的制约因素,多数城市对于货车都有限行政策,在特定时间、路段行驶要获得 “通行证”。

今年以来,北京、长沙、上海等地先后发布了新能源货车推广政策,其中对新能源货车进城通行的条件进一步放宽,友好程度进一步较高。加上之前从2018年开始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已经评选了46个城市,这些城市中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充电设施也将不断完善,也将促进新能源物流车的进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