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产量最高的一个月。本月有超过2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并发布预售。其中,已正式上市并开始预售的纯电动汽车多达11款。今天,边肖首先推荐四款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车型。这四款车型包括两款纯电动SUV车型和两款纯电动轿车,补贴后售价仅9.28万元起。
唐比亚迪EV 600
工作范围:500公里
补贴后预售价:26-36万元
11月广州车展期间,比亚迪全新一代唐EV车型正式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格区间为26-36万元。新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500km,百公里加速4.4s。内饰上继续保持2 3 2型的7座布局空。
外观方面,全新一代唐EV采用了矩阵式进气格栅,而前包围两侧则采用了更大的镀铬装饰,造型更加犀利。与侧面DM版保持一致,采用隐藏式C柱和D柱设计,悬浮式车顶和尾部的横向尾灯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颜值。车尾与现款的区别部分在于尾部标识,有EV500、EV550、EV600三个字,其中唐EV600的尾部还贴有4.4S的标识。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7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未来还将推出五座车型。
内饰方面,唐EV的内饰与唐DM版保持一致,整体非常简洁。它仍然配备了比亚迪的14.6英寸液晶屏,可以旋转90度,无需物理按钮。此外,换挡杆也换成了球形电子档。
动力方面,唐EV600搭载前后双电机。前后电机(四驱)最大功率360kw,最大扭矩330N·m,新车采用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82.8kwh,综合工况续航里程500公里。此外,唐EV600采用米其林的轮胎,轮胎规格为255/50 R20。似乎比唐DM的22英寸车轮更和谐。
欧拉高耐力版
工作范围:401公里
补贴后价格:9.28-10.88万元。
11月16日,欧拉智商高续航版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SUV,综合续航里程401km。推出了三款新车供选择。补贴后,进取型9.28万元,智联型9.98万元,智享型10.88万元。
外观方面,智商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跨界风格。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充电口隐藏在logo下方。使用了新标配的LED大灯,保险杠两侧也在尝试采用类似于进气口的装饰,营造运动感。欧拉iQ的后备箱容积还没有官方公布,但是两厢设计开口很大,后备箱的平顺性和宽敞度都很好。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445*1735*1567mm,轴距为2615mm。
内饰方面,高续航版没有变化,依然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全液晶仪表盘、真皮包裹的内饰和方向盘、贯穿式出风口、电子档等。都有些档次感,所有操作也都很好用。配置方面,欧拉iQ高续航版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6安全气囊、倒车雷达/影像、定速巡航、电子手刹、自动驻车、无钥匙进入/启动、LED大灯、自动大灯、后视镜加热、感应雨刷等。智能互联方面,新车标配的8英寸触摸屏集成了车辆状态、能量回收信息、Carlife车载互联和TELEMATICS车联网系统等功能,并支持语音控制。
在安全防护方面,该车型配备了ESP博世第九代车身电子稳定辅助系统,集成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H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HHC上坡辅助系统、VDC车身动态控制、CDP驻车减速控制、HBC液压助力器故障补偿、APB-MI自动驻车制动系统、RMI侧翻运动干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以及TPMS主动胎压监测、智能驻车系统和驻车系统。
动力方面,欧拉iQ搭载博格华纳提供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20 kW,峰值扭矩280 Nm,0-100 km/h加速时间8.9秒内。它可以在三种模式下调节和使用:经济模式、正常模式和运动模式。该车最小离地间隙135mm,最大爬坡能力30%。相比现款欧拉iQ,高续航车型提升了续航里程。据悉,新车续航里程可达401km,比现款的360km提高了41km。
奇瑞5e 450
工作范围:401公里
补贴后价格:10.98-12.98万元。
11月6日,奇瑞艾瑞泽5e 450正式上市。此次推出三款车型,补贴后的售价区间为10.98-12.98万元。新车延续了现款车型的造型设计,车辆综合续航里程将提升至401km,60 km/h匀速行驶时最大续航里程为500km。
外观方面,新车前脸沿用奇瑞家族式风格,前进气格栅采用黑色涂装,内饰采用点阵式设计,中央采用镀铬装饰条装饰。底部两侧依然使用长LED日间行车灯。车身侧面安装了全新的五辐花瓣状轮毂。车尾为圆形,中央采用镀铬装饰条连接两侧尾灯。尾灯结构复杂,内部使用了LED光源。
内饰方面,延续了老款车型的整体设计风格,仅在细节上有所调整。新车的中控台造型简洁,功能区采用了全新的按键布局。空出风口位于中控台两侧,旋钮换挡杆周围加入了银色装饰,触感更加细腻。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572*1825*1496mm,轴距为2670mm。
配置方面,升级后的艾瑞泽5e 450标配了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胎压监测、自动空调节、真皮座椅、10英寸中控大屏、全液晶仪表盘、EPD电子驻车、AUTOHOLD自动驻车等实用配置。入门级车型增加了15项配置,但只少了4个车门、车窗、一键升降和动能回收系统。顶配车型配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自动泊车系统、ACC自适应续航系统。此外,新车还配备了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主驾驶座椅6向电动调节、外后视镜自动折叠等配置。
动力方面,奇瑞艾瑞泽5e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90kW,峰值扭矩250Nm,最高时速152 km/h,电池组容量提升至53.6kWh,NEDC综合续航里程401km,60km/h续航里程500km。
东风沈峰E70 500
工作范围:401公里
补贴后价格:13.58万-14.58万元。
11月16日,东风沈峰E70 500在2018广汽车展正式上市,共推出两款车型。指导价22.68万-23.68万元,补贴价格区间13.58-14.58万元。新车主要针对续航里程进行升级。升级后60km/h等速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550km,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401km。
外观方面,新车定位为紧凑型家用车,外观沿用了现款车型的设计风格。前脸采用蓝黑装饰面板,而不是的中网。面板中央的“双燕”标志采用蓝色背光,点亮后识别度高。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80*1720*1530mm,轴距为2700mm。
内饰方面,采用双色拼接设计,搭载WindLink互联网车载智能系统,拥有10.4英寸立式TFT触控高清大屏。具有4G网络、智能语音驾驶助手、实时在线导航、车载Wi-Fi、网络收音机等功能。,并有两年免费流量。同时风神E70 500的挡把没有使用大多数电动车的旋钮式,而是采用了PSA集团的经典造型。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更强劲的驱动电机,最大扭矩260n·m,最大功率110kW,比现款提升了20kW。新车搭载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53Wh/kg,综合工况下续航可达401km,60km/h恒速下最大续航可达550km。同时,新车拥有强、中、弱三档能量回收系统。工况下百公里耗电量13.8kWh/100km,百公里电费不到6.35元。充电时间方面,风神E70 500从30%到80%的快充时间仅需20分钟。
百万购车补贴
推荐江淮新能源,纯电驱动400公里,适合跑滴滴。这里以江淮新能源iEV6E为例。
1、外观上
iEV6E造型个性,上挑的车顶设计配合着一些细节的点缀,使得整辆小车显得充满活力由于轴距较短,这就使得车辆的后排空间较为紧张,虽然是四门车,但后排座位建议只是在应急情况下坐坐人,久坐肯定是不适宜的。
2、内饰上
主体为黑白两色,大大降低了内饰的塑料感,织物材质座椅厚度足够,包裹感也较好,配有多功能方向盘以及一块7英寸的触控显示屏,融合了GPS、倒车影像等功能,同时也支持科技感十足的人机对话、手机远程操控的模式,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配备了ABS、EBD及前排安全气囊,驾驶环境较为舒心,安全也有保障。
3、动力上
iEV6E续航里程约为170公里,足以应对日常城市代步,搭载一台永磁发电机,输出功率较大,变速箱只有三档,操作十分简便。采用的磷酸锂电池,在快充模式下仅需一个小时就能将电量充至80%。
驾驶中,iEV6E提供了三种模式,应对不同电量下的情况,基本不存在换挡顿挫,起步加速都较为平顺,驾驶舒适性较高,但由于未采用后独立悬挂,遇到比较颠簸的路面,车辆驾驶就没那没愉快了。
4、尺寸上
A+整车尺寸,舒适驾乘空间,整车尺寸4590*1760*1490mm,轴距2710mm,达到新能源汽车跑滴滴2700mm的轴距标准。
7月18日开始,河南郑州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这期间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是一辆被水淹没了半个车身的新能源车,在水中犹如潜水艇一般前进。最终,车辆成功开出淹水区。
元素特性造就锂的火热
新能源车能够在深水区通行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因为其不需要像燃油车一样,从外界的空气中获取氧气,来作为释能反应所需的氧化剂。在新能源车电池包内部,离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穿梭,产生电流释放能量。因此,新能源车的“高压系统”可以做到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普遍达到IP67的防水标准,即能够保证在1米的水深下30分钟不漏水。
但新能源车的“低压系统”往往不具备如此优秀的防水性能,在水中容易出现短路等问题,所以仍然不宜在没过轮胎的深水区域行驶。
新能源车以其相对于燃油车更优秀的涉水性能,在公众面前狠狠“秀”了一把。而正如行业中流传的一句名言“得电池者得天下”一样,动力电池这一占据了新能源车四成左右制造成本的核心部件,也正处在发生巨大变革的风口上。
这让连续4年拿到动力电池市占率全球冠军的宁德时代仍不敢有一丝松懈,其近期发布了最新研发的钠离子电池。那么,为何作为锂离子电池巨头的宁德时代,要在此时发布钠离子电池?它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又具有哪些优势?动力电池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其实,科学界对于钠电池的研究,几乎是和锂电池同时起步的。两者都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冷战与石油危机背景下,人们对于新型储能材料的迫切需要。
初代的锂电池属于锂金属电池,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不同。其在充电过程中析晶效应极其严重,很容易造成内部短路,所以基本上都是不可充电的电池。
而离子电池的本质,是金属元素以离子态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来回穿梭,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和释放电子,从而形成电流。金属离子只是电子的“搬运工”,这就让正负极材料几乎没有损耗,实现非常高的循环寿命。这是现在充电电池的主要思路。
而一个理想的充电电池,需要达到尽可能小的体积和重量,并存储和搬运更多的能量。所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来看,要想成为好的能量载体,原子的相对质量要小,得失电子能力要强,电子转移比例要高。地球上最轻的金属—锂就成为了制造电池最为理想的材料。
与此同时,锂的同族元素钠和钾也成为了研究的对象。但因为钠原子比锂原子多了8个电子,钠的原子半径比锂要大得多。这就使得它在正负极材料之间嵌入和脱出时,要占用更大的空间,需要用到比锂离子电池正负极嵌入孔位更大、且更为坚固的材料。
而且它比锂要重得多,这使得钠电池的储能密度比锂电池低。这一系列的问题,让钠离子电池在电池研究的浪潮中一度被人们遗忘。而锂电池则在1980年代末迎来了技术突破,以锂离子为基础的“摇椅电池”替代了此前的锂金属电池体系,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占领了消费电子市场,并成为了如今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主流解决方案。
“储能耗尽”担忧
但50年前第一批研究锂电池的科学家们大概不会想到,地球并不是一个锂资源丰富的行星。地壳中锂的含量仅占0.0065%,而且70%都在南美洲,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是,锂离子电池阴极的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主要分布于刚果(金)(52%)和澳大利亚(17%),占地壳质量为0.001%。在全球范围内,锂电池的产量不断冲向新高、锂电池整体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用于生产锂电池电极的原材料价格却反而快速飙升;“储量耗尽”正在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真真切切的担忧。
锂离子电池面临着一个绝大多数的商品永远不会遇到的挑战:随着产量的提升,价格不仅无法持续下降,反而可能急剧升高。这样的局面,让造一台车就要用掉相当于数百个手机电池原料的新能源车企如坐针毡。
所以近年来,各大新能源车企在造车之外,干得最多的事大概就是降低电池包中锂和钴的含量,收购上游矿产开采企业的股份,并大力研发“锂”之外的下一代储能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早年饱受冷落的钠离子电池,在2010年后一跃成为了研究热点。和储量稀少的锂不同,钠在地壳中的质量占比为2.75%,是锂的400倍。作为我们日常餐桌上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价格更是只有碳酸锂的1/10不到。
“钠锂混搭”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钠离子电池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宁德时代之前,中科院物理所旗下的中科海钠研究的钠离子电池在去年就已投入量产,只不过能量密度仍然较低,在145Wh/kg左右。
而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160Wh/kg。虽然160Wh/kg的能量密度在动辄300Wh/kg的三元锂电池面前实在算不上高,甚至比磷酸铁锂电池还要低一些,但这已经是全球范围内钠离子电池储能密度的最高水准。
另外,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而且在-20摄氏度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远好于三元锂电池在这一条件下70%不到的水平。
钠离子电池同样能通过业界最为严苛的针刺测试,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快充”和“低温性能增强”版本。辅以极高的安全性和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可以作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低端电动车、商用电动公共 汽车 甚至两轮电瓶车等诸多领域。
而宁德时代在发布会上,也提出了钠离子电池与三元锂电以2 1比例混搭的技术方案,通过优秀的BMS(电池管理系统)逻辑,精准控制两种电池的放电水平曲线,使钠离子电池搭载在对续航要求更为严苛的高端电动车型上也成为可能。
多元技术方案浮现
根据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构想,对西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但清洁能源不像火电可以根据负载动态调节发电量,如果发出来的电没有及时用掉,就只能当作“弃电”处理。
据了解,2018年,我国弃光、弃风、弃水电量共计1022亿度,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为了能将清洁能源发出来的电稳定接入电网,就必须建立大型的“储能电站”。
以前段时间在广东阳江建成的全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城市用电波谷时段多余的电量用于抽水,将水抽到高处后,再在用电波峰时段将水放出发电。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型的充电电池,在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而这样的任务交给成本低廉、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且对环境温度不敏感的钠离子电池,同样可以完成。
那么,钠离子电池就是新能源车的未来了吗?其实,包括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内,现在新能源车主流的动力电池方案都属于“液态电池”范畴,即需要液态的“电解液”作为离子在其中畅行无阻的介质。
而其实,动力电池还有另一种即将投入市场的“固态电池”方案,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常温下处于固态的电解质作为介质传递离子。一般认为,液态电池的储能密度上限在350Wh/kg,而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1000Wh/kg。
固态电解质十分稳定,基本根除了热失控爆炸的风险,被业界认为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国内多家电池厂商也已经在此赛道布局多年。目前关于固态电池新型材料的理论研究论文,也是遍地开花的状态。相信固态电池的时代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先前,新能源车业界曾有过一个大胆预测,即新能源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拐点,将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后到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宣布,以2030年作为燃油车全面禁售停产的时间节点。
我想用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认为,电化学的世界就像能量魔方,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相信人类终将攻克动力电池研发路上的种种难关,让世界全面进入清洁能源的时代。
作者 | 马点秋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一则关于副部朱芝松被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朱芝松因涉及某些...
百名英国女性声称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而患上癌症,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
更换遥控器钥匙的电池。航海家电动尾门就是汽车的电动后备箱,发现电动尾...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初次登记结婚有150...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