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颜色鲜艳丰富,晶体光滑无暇,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鲜艳的宝石”。萤石及其下游产品在 冶金、化工、建材、光学等传统领域应用广泛。 常常被用于炼钢中的助溶剂中以除去杂质,在制作生产玻璃和搪瓷时也有应用。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 这些领域使用的含氟材料有望成为氟化学工业的新支柱。
各类氟化产品
萤石作为唯一一种可以提炼大量氟元素矿物,是现代化学工业中氟元素的主要来源。 工业上常用浓硫酸与酸级萤石精粉反应生产氢氟酸来提取氟元素,并由此形成了 门类众多、规模庞大的氟化学工业。
氟化工主要包括 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 四大类产品。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 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 , 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No.1
新材料工业
在新材料工业中,有机氟材料由于具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介电性、不燃不粘性,以及极小的摩擦系数,而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有着“塑料之王”美誉的聚四氟乙烯,不仅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外墙材料的主要成分;还是被誉为“世纪之布”的戈尔特斯(GORE-TEX)面料的主要原料, 其具有的轻、薄、坚固、耐用、防水、透气和防风等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宇航、军事及医疗等领域 ,更在功能性服装市场独领风骚; 最新的研究还在探讨其在雾霾治理、水处理等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No.2
通信工业
随着新基建的发展大浪潮,5G基站海量增长,将同步带动PCB、天线振子及滤波器等元器件应用的大幅增长。在5G基站中,印刷电路板(PCB)作为最基础的连接装置将被广泛使用。
而PCB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铜箔、玻璃纤维布、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在内的特殊树脂和陶瓷等其他化工材料。在高频覆铜板中聚四氟乙烯的成本占比约为40%。所以 聚四氟乙烯作为5G高频高速覆铜板的主流高频基材之一,在5G网络建设期,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三氯甲烷及氢氟酸为原料制备出四氟乙烯,再经氧化还原聚合而制得聚四氟乙烯。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基站用PTFE需求空间近90亿元,全球基站用PTFE需求空间达130亿元。随着5G的发展,聚四氟乙烯市场前景广阔。另外,5G的广泛应用也会让5G手机激增,锂电池也会被拉动,从而带火六氟磷酸锂。
No.3
电子工业
在电子工业中, 高纯氢氟酸 为强酸性清洗、腐蚀剂,应用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清洗和腐蚀, 是微电子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而含氟电子气体是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特种电子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级氢氟酸
1
据了解, 电子级氢氟酸是半导体制作过程中应用最多的电子化学品之一。 可利用电子级氢氟酸清洗晶圆表面,或是应用在芯片价格过程中的清洗和蚀刻等工序上。
目前, 电子级氢氟酸主要运用在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液晶显示屏等领域 , 其中第一大应用市场是集成电路领域,约占电子级氢氟酸总消耗量的47.3%;其次是太阳能光伏领域,占比22.1%;再次是液晶显示器领域,占18.3%。
2
PFA
PFA全称是“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又称“可溶性PTFE”。从名字就可得知,它除了和PTFE性质非常像外,还具有可熔融性。
PFA在很多高端的领域得到应用,如半导体产业。 是制作硅片承载器、管道及其配件、半导体零件的主要材料之一。
由于氟化氢和氢氟酸的腐蚀性,一般的金属设备是不能用来生产高纯氟化氢的。要么用铂、金等贵金属材质,要么用增加防腐蚀内衬的不锈钢设备, 内衬材料一般采用氟塑料PFA。
半导体产业对包装、运输的要求极高,大多属于易燃、易爆、强腐蚀的危险品。 用于包装容器的材质必须耐腐蚀,不能有颗粒及金属杂质的溶出,这样才能确保容器在使用点上不构成对试剂质量的污染。在贮存的有效期内杂质及颗粒不能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要求包装后的产品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能有泄漏的危险。 PFA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含氟特气
3
四氟乙烷
含氟电子气体是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特种电子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电子气体市场中含氟电子气体系列约占其总量的30%左右。
主要用作清洗剂、蚀刻剂,也可用于掺杂剂、成膜材料等。 典型的传统含氟电子气体包括四氟乙烷、六氟乙烷、三氟化氮、六氟化硫、六氟化钨、八氟丙烷、八氟环丁烷、六氟丁二烯等。
其中, 四氟乙烷是目前微电子工业中用量最大的等离子蚀刻气体 ,六氟乙烷在半导体与微电子工业中用作等离子蚀刻气体、器件表面清晰,还可用于光纤生产与低温制冷。
No.4
农药工业
日本学者发现, 在杀虫剂和杀螨剂类别中,氟化化合物的贡献异常高(分别为70%和77%)。 在其他三个主要类别中,它们约占化合物的50%(杀菌剂:49%;除草剂:50%;杀线虫剂:57%)。 对于新型杀虫剂或杀螨剂候选物,选择有机氟化合物具有统计学上的高度优势 ,并可能有助于确保成功。
全球萤石供需现状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消费国,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左右。 此外,美国、墨西哥、西班牙也是全球萤石消费的重要地区,消费量分别占全球萤石消费量的6%、5%、5%左右。
从萤石资源产量分析, 中国、墨西哥、蒙古、南非及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萤石资源主要供应国, 五国合计供应量约占市场份额的91%,其中 墨西哥和中国是世界萤石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目前世界氟化工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和高度垄断的特点。 世界著名的八大氟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 这些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产品均已覆盖整个高端氟化工产业链,并长期 占据世界有机氟材料总产能的80%、气体氟化学品产能的70%。 而这些国家的萤石产量很少或没有,所消费的萤石原料和初级氟化工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显示 世界萤石资源供应地与消费地严重分离。
随着 科技 进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氟化工产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助推我国氟化工行业质量齐升 ,而萤石作为目前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同步带动萤石产业的长期繁荣,萤石的未来必将无限可期!
“碳中和+ 新能源 ”依然为最强主赛道,化工行业全面价值重估在路上
“双碳”战略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能源转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底层逻辑,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是多方面的。
在供给端,作为典型高耗能行业之一的化工行业必将深度参与其中,化工行业已迎来新一轮的总量控制版供给侧改革。在需求端和能源端,偏中上游的化工行业为 新能源 行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和原料,而这些资源和原料往往是战略性资源或“双高”的产物。
“ 新世界 ”与“旧世界”并非泾渭分明的切割,而是相伴相生的发展。在国家“双碳”战略大方向的指引下,出于资源保护和能耗管控的要求,部分化工材料供给将被约束,同时 新能源 行业的高速发展又将显著拉动其需求,相关化工行业迎来 历史 性的黄金发展期。另外,化工行业传统领域极具实力的龙头白马,在供给约束下将依托自身资本和 资源优势 ,全面进入空间足够大、前景足够好的新能源赛道。
在“碳中和”大战略和 新能源 加持下,化工行业将迎来全面的价值重估。未来化工行业的行情将紧紧围绕“碳中和”、“新能源”和“重估”三个关键词展开。
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继续受益于“碳中和+ 新能源 ”
因“碳中和”以及资源安全问题受限的,同时又显著受益于 新能源 需求拉动的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迎来 历史 性的变革。
纯碱:光伏玻璃投产逐步兑现,纯碱华丽转身为“光伏碱”。在纯碱行业供给呈收缩趋势的情况下,光伏玻璃需求却将高确定性的持续增长,这也将使2022年纯碱行业或存在一定的供给缺口。
氟: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增长极,萤石供给将现缺口。萤石作为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正被逐渐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随着 新能源 的高速发展,将改变萤石行业过去一贯的发展逻辑,新能源、新材料未来将取代制冷剂成为萤石最主要的下游应用。
磷: 新能源 的快速发展将重塑行业发展逻辑。磷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以及下游“双高”特点,扩产严重受限。而磷酸铁锂当前作为锂电正极最主流的产品对磷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硅:双碳背景下工业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光伏景气有望拉动工业硅刚性需求增长。工业硅需求将随着 光伏产业 蓬勃发展以及有机硅渗透率提升而快速增长,在需求增量可观情况下,预计未来工业硅行业开工率或将提升,供给偏紧态势有望边际改善,行业或将保持较长期景气。
新能源 变革带来的化工材料行业大机会
碳中和背景下, 新能源 市场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同步增加。而今年以来,化工龙头加速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有望凭借资源、规模效应、产业链一体化能力获取较高竞争优势。
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需求爆发是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 汽车 以及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磷酸铁锂需求量快速增长,未来5~10年可能呈现10~20倍的增长,从而带动磷酸铁锂上游磷酸铁及净化磷酸需求增长。目前磷酸铁锂龙头公司未来几年都规划了较大的扩产计划,但在原材料方面都依赖外采,因此有迫切寻找上游磷资源配套的诉求。
锂电池电解液溶剂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作用为在正负极之间输送和传导锂离子,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由溶剂、溶质(锂盐)、添加剂三种成分组成,添加量分别为80%、12%、5%。
用作电解液溶剂的主要是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等。
电解液添加剂VC、FEC
VC和FEC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电解液添加剂。
电解液添加剂是生产锂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在锂电池中质量分数占比约5%。其中,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由于具备优化SEI膜的成膜、降低低温内阻、提升电池低温性能等多种功能,目前仍是电解液中用量最大的常规添加剂。
除此以外,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还包括丙烷磺酸内酯、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等。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年我国电解液总需求量约27.9万吨,其中动力电解液16.47万吨,数码电解液9.49万吨,储能电解液1.94万吨。未来,在新能源 汽车 和储能拉动下,VC、FEC需求将高速增长。
PVDF
聚偏二氟乙烯(PVDF)性能优异,主要应用于高附加值领域。
PVDF的传统下游为涂料,以重防腐工业涂料(化工、船舶、海工)、高端建筑涂料(地标性建筑、机场)为主。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年我国PVDF需求为7万吨,其中1.39万吨用于锂电池、0.57万吨用于光伏,下游需求受 新能源 崛起拉动高增长。
近年来,PVDF下游需求结构由传统防腐涂料向 新能源 行业转型。2020年新能源需求占PVDF总需求约28%,预计2025年需求占比将提升至63%。
EVA
近些年由于应用于光伏胶膜、发泡、电缆料EVA树脂需求的持续提升,我国EVA树脂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EVA树脂消费量上升至186.4万吨,同比增长5.25%。
光伏胶膜是EVA的最大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占比约35%左右,国内2020年EVA光伏料需求量约60-70万吨,但国内生产厂家不多,进口依存度仍在70%以上,供需紧平衡状态下EVA价格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
由于EVA行业扩产周期长,尤其做到光伏料需要较长爬坡期,未来2年预期供需紧张下EVA仍将保持较高景气。
化工龙头白马依托资金、成本、 资源优势 全面进入 新能源 材料领域
新能源 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实力雄厚的化工龙头具有天然吸引力,化工龙头白马全面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化工龙头借助自有原材料优势、成本优势、资金优势,将不断向下游拓展,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业务,而国家政策支持也将大大提升企业与 社会 资本持续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助推我国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利好化工龙头迎来价值的全面重估。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 以MDI、TDI为核心,重点提升聚醚、改性MDI两个支撑平台能力。作为全球聚氨酯领域的龙头企业,万华MDI业务占据中国50-60%和全球超过25%的市场份额。
公司依托石化及产业链一体化平台,不断拓展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业务,未来柠檬醛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合成香料、水性涂料、ADI、尼龙12、锂电三元材料、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关键材料、POE高端聚烯烃等项目将持续为其成长性提供保障。
湖北宜化
10月12日, 湖北宜化 集团与 宁德时代 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宁波邦普时代 新能源 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总投资约32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
根据 湖北宜化 的公告,磷酸铁锂行业有望在未来数年持续享受新能源 汽车 等下游需求拉动的高景气度。精制磷酸、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的原料,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与宁波邦普合作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项目,有利于公司抓住 新能源 市场发展机遇,优化和升级磷化工产业链布局,发挥煤化工、磷化工、 氯碱化工 协同效应,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盈利的能力。
卫星化学
卫星化学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在成本、环保及能耗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同时副产物氢气未来还可用于氢能项目,符合氢能战略,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潜力大。
此外,公司加速推进 连云港 基地乙烷下游聚醚大单体、乙醇胺、乙烯胺以及EAA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 新能源 电池及光伏等下游快速发展的行业,计划于2022年底到23年建成15万吨锂电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项目(包括DMC、EC、DEC、EMC和PC5种溶剂和FEC、VC两种添加剂),同时利用副产氢气推进氢能业务,进一步扩大双氧水在半导体、光伏等行业影响力,加快乙烯齐聚法合成长链α-烯烃及POE技术开发项目的中试。
$荣盛石化(SZ002493)$
荣盛石化 依托炼化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布局下游新材料。其控股子公司浙石化一期20万吨/年工业级DMC去年投产,浙石化二期规划的30万吨EVA装置有望年内投产,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产能释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华鲁恒升
目前, 华鲁恒升 拥有5万吨/年DMC产能,依托乙二醇装置建设的30万吨/年DMC生产装置,已于10月3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品质直接达到优等品标准。
公司此次规划建设的高端溶剂项目,不仅进一步扩大DMC产能,同时也将溶剂品种拓展至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形成较为完善的溶剂产品矩阵。
随着锂电池消费量的快速提升,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溶剂需求量大增。
相信未来随着高端溶剂项目的投产以及进一步开发出电池级溶剂产品, 华鲁恒升 将有望充分享受 新能源 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奥克股份(SZ300082)$
奥克股份 是我国环氧乙烷衍生物(EOD)龙头企业,上游一体化优势显著,目前正由传统建材领域向高附加值电解液材料领域延伸。
公司拥有2万吨电解液溶剂EC/DMC产能,同时通过参股电解液添加剂龙头苏州华一,进一步布局高壁垒、高附加值VC、FEC材料。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环氧乙烷(EO)酯交换法生产DMC,原材料成本相比环氧丙烷(PO)工艺大幅下降,成本优势显著。2021年5月,苏州华一拟投资10亿元建设11.65万吨 新能源 锂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项目,项目计划落地多种高壁垒添加剂品类,产品布局走在行业前列。
$联创股份(SZ300343)$
联创股份 传统业务为互联网数字类产品,该版块业务于2020年剥离,目前公司主营含氟制冷剂、聚氨酯新材料业务。
公司通过 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 科技 成果鉴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开发的新型环保制冷剂四氟丙烯成套工艺技术。公司拥有R142b产能2万吨/年,具有国内上市公司中最大的R142b外售配额1.265万吨。公司8月已投产投产PVDF产能3000吨/年,2022年投产项目包括:5000吨/年PVDF项目;6000吨/年技改PVDF项目。
东岳集团
作为全国最大的R142b、锂电级PVDF供应商, 东岳集团 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冷媒、含氟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材料、氯碱离子膜和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等的研发和生产。
公司具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业务覆盖氟、硅、膜、氢四大产业,通过外购萤石生产氢氟酸,并向下游延伸至含氟高分子材料。截至2021年中报,公司拥有PVDF产能1万吨、R142b产能3.3万吨。同时公司具备锂电级PVDF生产能力,公司PVDF新增产能1万吨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A股# #股市点评# #股票#
中联油国际能源开发(黑龙江)有限公司是2017-04-20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柏小区216栋1层3号商服。
中联油国际能源开发(黑龙江)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30102MA19CE1N5X,企业法人雷来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联油国际能源开发(黑龙江)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石油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开发;进出口贸易;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油气田地面工程、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批发(无仓储):柴油、煤油、汽油、天然气、1,2-二甲苯、1,2-二甲氧基乙烷、1,3-二甲苯、1,4-二甲苯、丙烯腈、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石脑油、石油原油、乙醇、2-呋喃甲醇、二氯甲烷、甲苯-2,4-二异氰酸酯、氢氟酸、石油气、异丁烷、正丁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6月25日);批发: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天然气管道施工(不含压力管道),天然气母站、标准站的建设和管理,港口、铁路天然气周转站的建设和管理,调峰站、门站的建设和管理;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联油国际能源开发(黑龙江)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一则关于副部朱芝松被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朱芝松因涉及某些...
百名英国女性声称因长期使用强生爽身粉而患上癌症,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
更换遥控器钥匙的电池。航海家电动尾门就是汽车的电动后备箱,发现电动尾...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初次登记结婚有150...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蚊子聊车!今天为大家带来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