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铝壳(新能源车底盘托底对电池有损伤吗)

2024-01-25 11:15:05 问答 宗翠

托底,就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底盘碰到路面或地面上的石头等凸起物。车辆托底,会在车辆底盘与托底时的碰撞物之间形成一种撞击力,因此,托底或多或少会对汽车底盘的撞击部位产生一定的损坏。

新能源汽车是以电能为驱动能源的,车上背负着巨大的动力电池。从构造上看,动力电池内部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池隔膜。在这几种材料中,除了正极材料以外,其它三种材料都是会燃烧的,而且电解液的燃点非常低;而电池隔膜主要起着隔离电池正负极,避免电池短路的作用。

动力电池是非常害怕强力撞击的。虽然电池电芯外面裹着一层钢壳或铝壳,而且动力电池组外面还有一层全封闭的外壳,但在巨大的撞击下,动力电池组的外壳会因受到巨大的挤压,而出现变形甚至撕裂,进而挤压到电池电芯外壳,甚至使外壳破裂,致使可燃的电解液泄漏,电池隔膜撕裂,造成电池短路。短路会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池迅速升温,直至抵达燃点,从而引发燃烧事故。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放的部位主要以底盘为主,一些油改电车型则主要安放在后备箱位置。对于动力电池在底盘的新能源汽车而言,托底对动力电池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大。为尽可能地延长续驶里程,有些车企以减少离地间隙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电池容量。这样,这些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就更容易托底了。像前段时间一辆自燃的蔚来ES8,就是因为放置在车底的动力电池受到碰撞造成的。

一般来说,托底常见于高速过坑、过减速带、上马路牙子,以及在烂路行驶时。因此,在过坑、过减速带以及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行驶时,一定要降低车速,以免车辆托底,造成电池受损,甚至引发燃烧事故。如果曾经发生过车辆托底,要立即与服务店联系,需求服务店帮助。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方面有哪些高精尖科技的应用?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箱的作用:1、采用铸铝外壳和接插件,防护等级达到IP67。2、具有电流、电压采集功能;3、对高压连接状态、绝缘状态进行实时监控;4、对高压安全进行管理,有过流、过压、过温保护功能;5、对高压配电进行管理,实现对各路输出分别控制;6、车辆发生碰撞和翻车时,有切断高压功能;7、具备CAN通讯功能,实时交换数据。

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

通常在大功率的整车电力下运行,电压高达700VDC以上,电流高达400A,对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及高压零组件的选用有巨大挑战。从整车空间、整车架构的复杂度及成本考虑,业界广泛采用集中式高压电气系统架构配电。

高压动力电源直接进入高压配电盒后根据系统的需要分配到系统高压电气产品,对如何保证整个高压系统及其各个电器设备的安全性、系统绝缘、电磁干扰及屏蔽、密封及耐振动等具有很高的要求。

1、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在车上安装;

2、采用国际主流部件,保证稳定运行,提高系统安全性。

3、产品满足车辆振动和防护的要求,能适应恶劣工作环境;

4、产品安装和检修容易,维护保养方便。

(一)主要功能在以下几点得以实现:

1、采用铸铝外壳和接插件,防护等级达到IP67

2、具有电流、电压采集功能;

3、对高压连接状态、绝缘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4、对高压安全进行管理,有过流、过压、过温保护功能;

5、对高压配电进行管理,实现对各路输出分别控制;

6、车辆发生碰撞和翻车时,有切断高压功能;

7、具备CAN通讯功能,实时交换数据。

(二)期望解决整车集成的技术难题,先进的智能诊断和电能管理。

增进电气系统安全性能,增进高压配电系统可靠性。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是储能电池,电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方面应用的高科技。

一、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该技术突破传统拉深和挤出工艺制约,并攻克超薄铝壳焊接技术,成功开发长宽比为10:1、厚度为0.3mm的超长超薄铝壳刀片电池,打破传统电池系统的模组概念,利用刀片电池独特长宽比特征,实现超长尺寸电芯的紧密排列,获得超过60%的体积集成效率。

二、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该技术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单体成组模组再成组电池包”三级成组设计思维,从电池包结构高度集成、新工艺研发以及热管理优化等方面开发了全新的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实现两级成组一“单体直接成组电池包”。

三、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电池。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和快锂离子传导特性,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之一。在高电压下,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剧烈的副反应是限制镍锰酸锂材料商业化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构造稳定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和耐高电压的材料体系,具体包含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电解液开发匹配技术,高电压辅助配套材料的匹配改性技术,这些技术也将推动电池行业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目标前进。

四、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固态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高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设计和制备物理与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迫在眉睫。“刚柔并济”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设计理念,是以尺寸热稳定性好的“刚”性材料为骨架支撑,复合电化学窗口宽、室温离子传输性能优异的“柔”性聚合物材料和高离子迁移数锂盐,有效解决了单一聚合物电解质尺寸热稳定性差和力学强度低,以及单一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传输和加工性能差的瓶颈问题,利用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研制的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高比能、高耐压、长寿命等突出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选择。

五、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通过采用超薄金属双极板、低Pt催化剂、空气侧无外增湿及智能控制策略,有效缩小了燃料电池系统体积,降低成本。

新能源汽车正是通过应用这些高端科技,才让电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刷新记录。